日前,“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2024年艺术批评主题学术论坛”和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功能与方法研讨会”相继举办。在不同的论坛和研讨会上,不少理论家和批评家关注到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发展新趋势。在数字时代,艺术批评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艺术批评面临着哪些困境和问题?面对新挑战,艺术批评又该如何走出困境? 科学技术乃至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得“媒介”与“非媒介”之间的界限淡化、模糊。在流媒体盛行的当下,艺术批评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甚至出现了自媒体艺术批评,“人人都是评论者”的景象正在形成。 在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于洋看来,“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艺评家”本是一件好事,这种趋向意味着以往并非占据艺术传播主流地位的美术,正在大众文化层面得到广泛普及与深度关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忘记观点评论与媒体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在内容信息、价值标准与舆论导向层面,以引导与提升受众的审美判断能力与艺术鉴赏水平为旨归,并最终指向艺术的真、善与美。”于洋说。 这种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将会对艺术批评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观察到,艺术批评首先面对的困境就是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传播形式产生了扁平化、碎片化的特点,“有深度的长文少有人看,简短的文章和视频备受青睐,以至于严肃批评的受众不断减少,影响力被削弱。”于洋也感受到,新媒体短视频的艺术批评已经非常深刻地冲击到或者植入到今天的艺术评论当中来,并且对艺术评论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些评论文章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后没有多少人看,影响力也很有限。这就是艺术批评当下的尴尬。” 那么,艺术自媒体能否成为艺术评论家新的发声途径?在青年批评家邓雅心看来这是很难的。实际上,很多批评播主因自身水平的限制,以及对于流量的追求,制作的视频内容同质化,对于同一个事件的评论大同小异,水准也非常有限。“学术研究如何在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一个综合输出,这是我们的问题,也是时代的问题。”邓雅心说。在邓雅心看来,“00后”是新时代的艺术批评在场者也是缺席者,不能把时代语言跟传统的学术写作相结合,是新生代批评家面临的又一问题。 批评家郑新雅则提出了艺术批评过度理论化的问题。例如理论家写的文章,普通大众难以理解等。郑新雅认为,理论应该作为批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批评应该贴近当下艺术,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历史视角,同时保持生动和鲜活的感觉。 在青年批评家赵炎看来,艺术批评是分层次的,有基本的、简单的报道式的新闻式批评,有专家的批评,也有美术史式的批评,当然也会有自媒体中简短的大众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有层次和有立体空间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用一个声音发声,而是允许有变化、有区别。但是,无论是哪种批评,都需要批评者懂美术史。批评者要了解不同语境的知识系统,提出的意见才是真正有内容的和有深度的。”赵炎说。 集美大学教务处处长李雪认为,当前,艺术评论得从价值导向与审美引领、作品发现与价值发掘、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市场规范与生态优化、公众教育与审美启蒙等方面发力。 在青年批评家蔡润玮看来,批评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维度,聚焦于当下的一种现象作出判断,这种判断不只是关于当下横向的思考模式,同时也需要纵向的历史思考,因为艺术现象从来不是出现在真空之中的,而是在整体性的文化历史系统当中。如果没有历史视角,就没有办法对当代性进行定义与判断。批评者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一定是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思考,且跨越历史与当代多维度的。“我期待的艺术批评不是依附于作品的被动的反应性活动,而是成为一种文化干预的手段,与当代艺术相连接,能够超越艺术的层面,成为一个社会整体反思机制。”蔡润玮说。 那么,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批评家应该怎么做?独立批评家林梓试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我称之为从批评家到批评人的转变,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转换:艺术批评者对自身身份定位的改变,艺术批评的对象需要改变,艺术批评的写作风格需要改变,艺术批评输出形式需要改变。我们要研究如何在流媒体语境下,让艺术批评的内容可以获得流量,同时可以输出真正的内容。” 王端廷也强调,批评家好比超低空飞行的猎鹰,批评的功能和作用是发现艺术价值。“批评家跟艺术家是价值共同体,艺术批评的对象永远应该是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艺术批评不应该是在课堂上,也不应该在书房里,而是应该在批评的现场——在艺术家的工作室、在画廊和美术馆。批评家应该有发现优秀艺术家的眼光,同时具有定义新艺术现象的能力。这就需要批评家从实践出发,找到打开某一道门的钥匙,这需要从实践当中慢慢摸索。”王端廷说。 |